海尔集团依托旗下的卡奥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一整套能碳管控解决方案,实现对园区能源使用、碳排放情况的全面管理的案例,该方案设计了空压站云控制系统,对空压机余热回收,通过对水泵房电机进行变频改造,降本约 120 万 / 年;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年发电量超 1500 万度;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网络等技术,助力能源流、数据流、信息流、碳追溯流的“四流合一”,并通过对园区能源动力的产输配用全环节进行集中、直观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 80% 以上,年二氧化碳的减排约 3.2 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 1.33 万亩 / 年。该方案技术科学合理,具有可推广性,堪称企业节能降碳的标杆。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建成市场化碳普惠交易体系,打通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四个关键服务链路,对区域内广泛、小型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核证和价值变现,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全过程一站式绿色低碳服务,吸引多方主体高效参与碳普惠市场,积极推动碳普惠跨区合作,同时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运营模式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经济信息联播》、人民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基于智能采样的地下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可应用于化工园区、生活区域等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应用条件:监测井直径>5cm,监测井水位深度<60米。
“秸秆利用是一个挑战,中外科学家都在努力,本次项目获得了技术突破,对于打通产业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
在“双碳”背景下,准确开展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监测,可以为“双碳”目标效果评估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是“双碳”实施路径中的重要步骤。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非均相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观点文章,题为:“Making CRISPR-Dx Technology Work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探讨了CRISPR检测技术在环境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挑战及应对策略。
本项目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应用于地下水污染监测,有助于实现地上地下生态环境协同管理、切实保障地下水水质安全,有效支撑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监测装备的应用推广将为地下水防治和治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专业、有效、及时、科学的判定依据,助力“十四五”多层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推动我国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具有显著价值与意义。
本项目建成罐区VOC综合治理装置排气筒的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并成功联网到南京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平台,通过了南京龙翔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组织的验收。项目实现了甲烷、非甲烷总烃、烟气参数等因子的在线监测工作,为VOCs污染源防控和治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依据。项目运行至今,系统运行正常、稳定,数据有效率达到95%以上。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2024年底,北科院资环所和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共同承担完成的“北京市畜禽养殖新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日前,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先进材料团队凭借一项创新木塑复合共挤成型技术,成功将废弃木屑、秸秆及废塑料转化为高性能绿色建材,为绿色建筑与循环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