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综合性科技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在线报道了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邢明阳教授课题组在环境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Effective Green Treatment of Sewage Sludge from Fenton Reactions: Utilizing MoS2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Recovery”。
近期,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葛林科教授团队与华北电力大学牛军峰教授合作,在环境新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与光致毒性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及2区Top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
油气先经低温油吸收单元初级净化,再进入孔径级配活性炭吸附单元,包括介孔吸附活性炭、微孔吸附活性炭、极微孔轻烃专用吸附活性炭(孔径0.6nm-0.8nm),深度净化后达标排放。脱附气体返回低温吸收单元循环处理。
烧结机头烟气从顶部垂直进入袋式除尘器中心的百叶型芯管,利用惯性和重力沉降作用,去除大颗粒并淬灭火星。同时,下降烟气以辐射状穿过百叶格栅,并扩散至滤袋区。在滤袋区借助袋滤作用,实现高效除尘后排出。
窑炉烟气经干法脱硫后,进入复合陶瓷纤维滤管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在负载于管壁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SCR脱硝,同步经滤管分离净化颗粒物,实现高效除尘脱硝。
借助球团回转窑具有SNCR脱硝和链篦机预热段具有中温SCR脱硝温区的特点,向球团回转窑头和增设的SCR反应器前喷入氨,实现SNCR耦合SCR高效脱硝;脱硝后的热烟气循环至干燥段实现余热利用,干燥和预热段排出的含硫烟气经静电除尘、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布袋除尘后实现超低排放。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石油分公司油库成功获评为合肥市首家“无废油库”,为石化行业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板。
该项研究以新污染物为对象,开创性提出以水-环境-健康协同效益(WEALTH)驱动净水生态综合体构建与应用,为全球水安全保障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重要启示和有益参考。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邢明阳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环境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Dynamic Defects Boost In - Situ H2O2 Piezocatalysis for Water Cleanup”。
2025年1月10日,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 Water》刊发了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Floc management enables integrated anammox and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for sustainable ultra-efficient nutrient removal》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保高端装备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汪金鹏博士以第一作者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期刊(中科院2区,Top,IF=8.2)发表“Degradation of metronidazole by Cu2O-modified biochar via sunlight-mediated peracetic acid activation: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and mechanism revelation”研究论文。
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农业、自然和城市土壤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数据,揭示了微塑料的空间风险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和空气质量的级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