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园区向“无废化”转型,积极推进产业循环化、管理数字化、废物资源化。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构建 “循环经济 + 多元共治 + 智慧管理” 无废模式。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编制方案;构建资源 “双循环” 体系,涵盖园区与城市间及园区内部;建立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吉利汽车集团与西门子成都公司分别展示 “无废企业” 模式。前者通过无废设计、制造、供应链及循环构建汽车行业全链条管理;后者以信息化、数字孪生、AI 及供应链合作,探索数字化赋能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无废生产模式。
奎屯 — 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践行 “无废园区” 理念,聚焦资源循环减量化,如岩棉处置等;聚力强链补链资源化,涵盖建筑垃圾等利用;聚能监管帮扶无害化,通过 “管家” 上岗等举措,推动辖区绿色低碳发展,形成诸多可借鉴经验模式。
为宣传推广各行业推动工业生产“无废”转型的经验模式,工信部有关部门征集了一批“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有色行业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包括“铝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模为宣传推广各行业推动工业生产“无废”转型的经验模式,工信部有关部门征集了一批“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有色行业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包括“铝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模式”等3项。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动建设“减量循环 数字监管”石化产业无废园区模式。
石化化工行业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包括“石化行业绿色替代及固废循环利用无废生产模式”等4项。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 “无废园区” 建设为契机,从多方面发力。在资源协同利用上搭建制度体系;于园区产业链推动内循环,涉及多行业资源耦合;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包括打造服务体系等,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有效管理与利用。
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第11项
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第12项
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第13项
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第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