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硫基新型填料的污水低碳自养脱氮技术装备包括基于新型复合电子供体材料的污水自养脱氮技术、新型功能载体填料、污水处理装备等,解决了填料工业化制备技术难题,优化了自养脱氮工艺运行调控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魏伟、陈为、宋艳芳团队,在三维中空镍纤维表面负载氯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花,在中性条件下实现安培级电流密度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制甲酸。相关研究成果以Chlorine-Doped SnO2 Nanoflowers on Nickel Hollow Fiber for Enhanced CO2 Electroreduction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ies为题,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经济学与政策研究小组(EEPS)博士生王彦滢、靳雅娜助理教授、张世秋教授与合作者在健康社会学期刊Social Science & Medicine上发表论文 Valuing mortality risk reductions in a fast-developing society: A meta-analysis of stated preference studies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19
1月1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科学岛团队成果“污染气体超光谱靶向成像关键技术与装备”获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此前,“高光谱大气污染物垂直遥感装备、技术及应用”获得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据悉,这两项成果都基于超光谱遥感技术研发。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延长中科(大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技术,获得了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唯一的技术发明特等奖。
恒霞环保申报的厨余垃圾快速减量及好氧堆肥技术,采用“物理+微生物”工艺处理易腐有机固废,适用于易腐垃圾、果蔬垃圾等厨余有机固废就地处理,日处理量宜在100t以内。
博世科铝电解大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可在实现高效分离并去除特征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氟的资源化回收和炭质料的高值化综合利用,并形成模块化、标准化的成套技术装备和系统。
锌-空气电池也称为锌-氧空气电池,是一种体积小、质量轻、适用温度范围宽、无腐蚀且工作安全可靠的环保电池。然而这种电池的正极高度依赖贵金属铂的使用,成本昂贵,进而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国科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沸石转轮吸附废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324740 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分质筛分技术主要针对商业利用价值较高、短期内需要高度开发利用或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存量垃圾填埋场,通过分质筛分技术能够解决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释放土地资源,旨在推动存量垃圾填埋场治理由传统污染阻控向解决污染后的场地再开发方向发展。
中北大学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采用活性炭吸附+高温氮气/水蒸气脱附+冷凝回收工艺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排放要求,通过提高活性炭的再生频率以满足吸附装置出口的排放要求,实现气体稳定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