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7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蓝鲸智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水环境取样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481889 U,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4 月。
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以两相/多相真空抽吸技术为核心,与化学氧化、原位直推注入、微生物修复等多种技术相结合,配合自动收油式浮油泵,实现了不同石油石化场站类型的全方位修复。
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课题组与多团队合作,开创性地提出该技术。通过原子级精准设计、调控 Pt/Ir 双金属 -α-MoC 界面,将乙醇 - 水重整反应从传统的完全重整(氧化)路径转变为选择性部分重整路径,在 270℃温和条件下实现高通量氢气制备,同时联产高值化学品(乙酸),从反应源头消除了 CO₂直接排放,为氢能产业的碳中和转型提供了新的范式。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240t/d医疗废物低碳智慧焚烧处置示范工程,开发了医废“零接触”的AGV+机械臂的智能化无人值守设备,降低医废处置过程风险,实现稳定运行与达标排放。
宝山基地危险废物焚烧线作为国内首条钢铁危废焚烧处置线协同处置市政有机危废,为冶金流程协同处置市政有机危废打开了窗口。
1月25日,我所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研究组(103组)张海军研究员和陈吉平研究员团队与北京中科清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稳定燃烧超低排放技术”,通过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此前,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光伏废水零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污水处理项目。其中,南京大学环境功能材料与水污染控制研究团队研发的纳米材料深度除氟技术为该项目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化学淋洗与化学还原联用修复污染土壤技术采用筑堆喷淋的工艺,实现了化学淋洗和化学还原稳定化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当前工程应用中,对于重度六价铬污染渣土还原稳定化技术存在反应不彻底、药剂添加量大等难题。平均处理1立方米污染土壤消耗水0.52吨、硫酸亚铁0.052吨。与单独采用还原技术相比,处理每吨减少还原剂用量约24.64%;与单独采用淋洗技术相比,处理每吨减少淋洗剂用量约65.79%。
2016年,通过利用芳基乙腈单体与芳香族醛之间的碱催化Knoevenagel缩合,提出了氰基乙烯基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从此开启了sp2-c-COF的新篇章。sp2-c-COF因其全π共轭结构、高结晶度、超高稳定性和优异的光电性能而备受关注。
,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及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了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整理形成了《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汇编(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