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实现了高达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并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成功突破传统光电制氢装置在效率和可靠性上的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金达莱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适用于村镇污水、黑臭水体、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及不便于接入管网的有机污水处理领域,且不受南北地域、规模大小等限制,无异味、低噪声、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
从植物生物量中大量获取的纤维素可以转化为分子,用于制造一类新的可回收聚合物,以可持续地取代一些塑料。生物塑料大有可为!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项可持续性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牛仔蓝染色新方法,或能降低生产蓝色牛仔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论文作者指出,新方法或让蓝色牛仔染色对环境的影响最多降低92%,并能防止牛仔布厂工人对有害化学物质的暴露,而且成本只有适度的增加。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推荐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在产企业土壤环境管理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焦化、电镀、制革、有色金属采选冶等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管理。
在新春的曙光中,上海大学校园里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石国升研究员团队在高效盐水分离和净化技术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在Science正刊杂志发表。
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GIS 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分析技术,对油烟污染物和净化设施的工况实现 24小时不间断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后,异常餐饮企业单位数量整体下降,油烟净化器正常率升高;油烟超标排放行为明显改善,餐饮业主的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升,部分企业已能自觉定期清洗和检修或更换净化器;排污浓度贡献率整体下降。
基于地球大数据的生态环境IOC监管平台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等技术,为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支撑的智能决策系统。
科学家提出全新催化剂稳定策略,寿命突破1000小时
万维盈创申报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违法违规AI模型技术,通过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违法违规行为的AI模型(行为判定与电子证据链)技术,进一步提升精准执法能力、提高监管水平以及减少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元环境推出的装有风机有源降噪控制系统的通风隔声窗,可以应用于噪声和空气污染严重的厂区办公、休息、会议室等场所,以及道路、轨道交通线两侧的住宅、学校、医院、酒店、办公楼等对声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近日,由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 “针对纳米颗粒物污染防控的人工湿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成功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