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同意建设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重点实验室的函》,该实验室主要建设任务是面向减污降碳决策管理需求,以实现经济-环境-气候等多领域协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多要素多学科交叉为切入点,开展碳污协同理论体系、协同治理技术评估、协同优化调控技术、协同政策机制等方向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推动减污降碳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减污降碳决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设期两年。
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23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8723.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5668.1亿元,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65.0%;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保投资为2692.9亿元,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30.9%。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通知加强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尾矿渣管理,要求开发单位依规建设尾矿渣库、单独存放、鼓励资源化,渣库营运单位应编制报告书,双方需建立档案,开发单位应完善应急预案并演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与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发文,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制定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项目方法学,要求坚持诚信自愿原则鼓励企业参与减排交易,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监督,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项目规范,通知自印发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发布关于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项目方法学的通知,要求坚持诚信自愿原则,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确保项目规范实施,自印发日起施行
助力实现“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主要目标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概念内涵,阐述发展愿景及推进路径,介绍总体功能、架构、重点方向、算力底座、网络支撑、安全防护与组织保障等内容,旨在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流通利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7 年)》明确总体要求,包括编制调节能力建设方案、完善调用方式与市场机制,还涉及组织实施等内容,旨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新能源消纳利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围绕市场基础制度、设施联通、要素资源、商品服务、监管等方面给出统一建设指引。包括规则统一、设施完善、要素整合、市场规范、监管强化等内容,旨在打破壁垒,促进全国市场高效统一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4年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入围单位名单的通知。经专家论证和遴选,确定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入围单位名单,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入围该名单。
为规范自治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制定相关工作程序与许可决定书办理流程。明确依据、总体要求、工作程序、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旨在提高审批效率与质量,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公共机构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职责和相关要求,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