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期为2025年6月4日至8日
2024 年是最高法环资庭成立 10 周年,人民法院以此为契机,在多方面推进环资审判工作。审结大量环资案件,发挥审判职能,推进专业化建设,完善法律适用规则,提升审判能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
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2025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名单正式公布,包括清华大学教授、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李金惠,游泳奥运冠军张雨霏,歌手周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主持人王冠,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海。
《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管辖海域海水水质基本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6月5日,在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
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任务2797家企业,包括钢铁、炼化、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领域能效专项监察2590家企业,2024年度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207家企业
意见征集截止:2025年7月4日前。
6月4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各地基本建立覆盖辖区内重点河流的跨区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得到有益探索。到2035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并向更广范围、更深内涵、更丰富形式拓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6月4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推动建立全面覆盖、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方案提出,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并稳定运行,主要一级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补偿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标准更加完善、机制更加成熟。
为全面了解UV-328有关信息,评估我国是否需要申请特定豁免用途,做好修正案报批等工作,生态环境部再次征集UV-328有关信息。
为响应国家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的号召,结合兵团制造业实际,提升兵团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中试支撑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链完善,围绕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制定《兵团制造业中试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兵工信科技〔2025〕38号,以下简称《办法》)
近日,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承、强化生态文化传播推广、推动生态文化转化利用三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