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称
四川绿之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犍为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二、申报单位
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三、案例技术来源
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第14项
四、案例技术名称
页岩气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技术
五、收录年度
2023
六、技术领域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七、技术类别
示范
八、业主单位
四川绿之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九、技术路线
油基岩屑进入中温无氧蒸馏装置内进行油、水和岩屑的分离。油、水蒸发成高温混合蒸气,经除尘后送至冷凝器冷却成油、水混合液体,不凝气进入无氧蒸馏装置燃烧室作为燃料使用;混合液体经三相离心机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进入储罐储存,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分离油水组分后的岩屑干渣经冷却后贮存;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技术主要指标
基础油回收率99.7%~99.9%,回收油品质达到《炉用燃料油》(GB 25989-2010)中的馏分型标准。干渣含油量<0.3%。无氧蒸馏装置压力-200Pa、温度320℃~400℃。
十一、技术适用范围
含油率≥5%的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
十二、案例详情
1.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犍为县孝姑工业园区。
工程规模:100000t/a。
投运时间:2021年4月。
验收情况:通过验收。
2.工艺流程
天然气钻井产生的含油污泥危险废物在施工现场进行密闭包装,经专用运输车辆转运至厂区危险废物储存车间堆存。车间内设有行车、全封闭上料装置、扬尘和VOCs收集装置,将袋装含油污泥倒入上料系统输送设备上,经破碎和输送系统进入到中温无氧蒸馏装置内进行油、水和岩屑的分离。含油污泥在中温无氧蒸馏装置内被隔绝氧气间接加热至320℃~400℃,油、水完全受热并蒸发成高温混合蒸气,输送至冷凝器冷却成油、水混合液体。再采用三相离心机对混合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进入储罐储存,用于外售或作为无氧蒸馏装置燃料循环利用,分离出的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后进入城市工业污水管网进一步处理。冷凝器出口的不凝气直接进入到无氧蒸馏装置加热室作为燃料使用。经无氧蒸馏装置分离油水组分后的高温岩屑干渣经出料口干渣通道进入到冷却设备,通过水环壁冷机、水泥管式螺旋输送机进行冷却后,由输送设备输送至干渣库进行储存。经处理后的干渣含油量小于0.15%,含水量几乎为零,从危险废物转变为一般固废,与进厂原料相比,重量降低了20%~30%。该干渣可作为陶粒、制砖和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亦可作为井场道路施工材料。
3.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基础油回收率为99.7%~99.9%,回收油品质达到《炉用燃料油》(GB 25989-2010)中的馏分型标准。经无氧蒸馏回收装置处理后的干渣含油量低于0.3%,达到《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综合利用后剩余固相利用处置标准》(DB51/T 2850-2021)要求。
4.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油基岩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气,来自回收油燃烧;少量废水,来自无氧蒸馏分离蒸汽。乐山金标环境监测中心有限公司对项目地下水、废水、废气、噪声进行检测,检测结论:生产线地下水、噪声、废水、废气检测指标均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
5.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中温无氧蒸馏装置:运行温度320℃~400℃,压力-200Pa;混合蒸气冷凝器:入口温度小于600℃,出口温度小于75℃,处理混合气体量5000Nm3/h。
6.投资费用
项目总投资1.3亿元,其中危废车辆531.70万元,土地684.4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5526.91万元、设备3616.60万元,其他2600万元。
7.运行费用
项目运行费用479.63元/吨。
8.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项目通过油基岩屑的处理,实现基础油的有效回收,回收率高,回收油的品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