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煤制气三期PAHs污染土壤原位电加热热脱附修复治理工程,总体上按照“分区分类、土水共治、动态监测、综合防控”的原则组织施工,土壤和地下水经过修复后,样品检测仅有1个超标,合格率达到99.9%,满足95%置信区间,超标浓度低于2倍。
原马钢(合肥)地块MHD03(西北)片区采用原地异位修复模式+异地处置修复模式,地块修复完成后,将被打造成一条融合工业遗产、创新产业、社区服务的都市活力绿廊,实现东部新中心“污染地块”到“黄金地块”“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变。
辛集马庄污泥暂存场30万立方米金属污染污泥处理工程,针对难修复的污泥污染场地,设计使用“止水帷幕建设+真空降水技术+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阻隔覆土”修复技术方案,各项修复指标均达到了预期设计指标要求。
工程规模:270 t/d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生产线(包含120 t/d餐厨垃圾处理、100 t/d市政污泥处理、50 t/d城市粪便处理),包括管理区、生产区、公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区及场外工程等。
工程规模:建设工程100 t/d (远期200 t/d);设计处理量100 t/d,实际处理量131.8 t/d。
本项目原水经固液分离后,清液采用“预处理+USR+两级A/O大循环+深度处理”的好氧深度处理工艺路线;浓液及剩余污泥采用“匀浆+环套环厌氧发酵”的资源化利用工艺路线。
相对国内外同类工程,本工程热脱附处理工艺中示范点主要集中在固相土壤处理工艺部分和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部分。
工程规模:设计处理量为70万吨/年,实际处理能力70万吨/年(其中装修垃圾35万吨/年,拆除垃圾35万吨/年)。
电力、钢铁、煤化工行业是众所周知的碳排放大户,同时每年还会产生超过数十亿吨的固废,主要包括钢渣、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除部分被综合利用外,仍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填埋堆放处置,既浪费土地资源又易导致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协同实现固废高效资源化处置与烟气CO2高效捕集利用,已成为高碳排行业减污降碳的重大难题。
我国电力、交通等行业排放量巨大,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CO2减排已成为各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技术(CCUS)是实现大规模CO2减排及高值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然而,烟气及空气中碳捕集、二氧化碳高值利用等仍面临能耗高、能量效率低、成本高、规模化应用难等挑战。
青岛中海环境扎兰屯市畜禽粪污综合资源化利用项目占地面积8767.38平米,共计建设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7处,年产有机肥20000t,黑土地保护2000亩。项目探索了一条高纬度地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在运行期间设备稳定性、发酵项目良好,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运行期间无二次污染产生。
我国工业副产废盐年产量约24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2.4%,这些废盐用途少、经济效益低,长期在工厂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随着雨水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