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米生态战略2.0,小米将自己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系统、产品工业设计、用户反馈、交互设计进行整合,通过“小米 AIoT+ 数字原生绿色产品价值链”体系,实现贯通“用户 - 工程 - 供应商”的极值生产效率、极致产品效率,降低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该案例获得多项权威认证及奖项,小米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低碳产品的样板,也为电子消费行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示范,具备了在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社会用电的快速增长,须通过节能增效减少能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该项目通过一系列低碳节能设施改造和建设,实现了三年内社区人均碳排放强度下降 10% 的目标。同时通过引导居民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提升了社区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期待该项目形成的良好实践经验,可以推广到更多社区,助力开展绿色改造,引导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人居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作为青岛市“国际会客厅”,奥帆中心零碳社区运用能源互联网、BIM、智慧能源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合理利用海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光储直柔、工业余热等技术,构建区域内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的新能源系统;引入减碳保险和绿色信贷等金融机制,将人才、土地、资本、劳动、原材料和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升级更新,节能、降碳、宜居、科普综合效益显著,可为双碳战略下绿色低碳社区技术、机制以及运维模式创新提供样板。
近年来,宜宾市强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无废”融入城市文化,将绿色描绘为经济发展的底色,高质量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让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名片,“无废”理念成为全民共识,高质量发展底气更足、绿色发展成效更显。
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我国花炮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90%,其中湖南、江西两省浏阳、醴陵、上栗、万载四大花炮主产区贡献了国内80%以上的产量。高氯酸钾是花炮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因其具有内分泌干扰等特征毒性,已被纳入2023年4月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高氯酸盐废水污染问题亟须得到有效治理。
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简称“两虫”)是常见的水介传播耐氯致病性微生物,具有极高的公共卫生风险。2006年,我国将“两虫”列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相关检测方法完全依赖美国EPA1623标准,需使用昂贵的进口耗材与设备,检测成本高达3000元/样,严重限制了在国内的普及与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和人们对生活环境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垃圾处理费也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环保排放指标越来越严,导致运行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则越来越窄。目前国内的垃圾发电厂普遍采用4MPa/400℃中温中压,全厂热效率约21.8%左右,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益。
青岛绿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零碳”产业园案例,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光伏发电、生物质锅炉等降碳技术,形成了用能、产能、功能一体化的零碳能源解决方案,建成了集“零废物、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的“五个零循环体系”零碳产业园。该园区将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建筑废弃物处置再生全过程零废弃物、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排放,形成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低碳处置再生的系统性集成技术体系。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加大宣传力度,可进行大规模复制和推广。
蚂蚁集团通过发布 2030 年净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标路线图,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领导者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坚定承诺。蚂蚁集团在绿色计算技术上的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大规模集群资源分配、智能流量预测等行业难题,还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为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树立了行业标杆。特别是在“双十一”等高流量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证明了绿色计算技术的实际可行性和高效性。蚂蚁集团通过开源绿色计算技术,构建了开放共赢的技术合作生态,降低了行业应用绿色计算的门槛,为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生态环境部一项重要举措,有力提升了公众对环保设施的认识,强化了环保企业的责任意识,增进了利益方之间的信任,化解了一度十分突出的邻避矛盾。作为 487 家向社会开放的垃圾处理设施的优秀代表,瀚蓝(孝感)打破传统环境治理设施运行模式,将生态理念、景观设计、科普教育、社会沟通等要素融为一体,同时运用短视频、线上 VR 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公众体验、了解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案例值得借鉴。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深水云脑”底座,构建韧性数字排水管网、“智算中心+污水厂”联合运营示范工厂、污涝协同“一网统管”平台,再造绿色、集约、智慧的深圳河湾生态,实现城市污涝协同治理与智慧化管控。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为化学药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制药工业的基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国,每年生产超过70种发酵类抗生素,然而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污染减排问题多年来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