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记者从乌鲁木齐海关获悉: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同比增长29%,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位列全国首位。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新疆出口值2727.8亿元,进口值496.1亿元。新疆各地各部门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新疆外贸持续向稳、向优、向好发展。
前三季度,中国新疆与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与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值同比增长24.4%,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以下简称占比)的39%。中国新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同比增长25.8%;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1.1%;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值同比增长223.7%。
新疆各主要贸易方式发展更加平衡。一般贸易增势显著,进出口值同比增长84%,占比33.8%,较上年同期提升10.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产业链更长、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制造业水平。
前三季度,新疆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进出口值分别同比增长7.7%、171.3%、37.2%、21.3%,立体国际物流体系正加快形成。
前三季度,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计进出口1304.9亿元,占比40.5%。喀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乌鲁木齐4个综合保税区合计进出口值1326亿元,同比增长28.7%,占比41.1%。自贸试验区、综保区成为拉动新疆外贸的重要引擎。
前三季度,新疆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3000家,达3065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1.2%。其中经营灵活度高、市场适应性强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同比增长28.2%,占比92.5%,外贸生力军作用更加凸显。国有企业增速最快,进出口值同比增长42.6%,其中出口值同比增长96.3%。
新疆各地州市发展外贸的干劲十足。前三季度,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为全疆外贸“首强”,进出口值同比增长45.7%,占比26.2%。外贸规模分列二、三位的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进出口值分别同比增长31.2%、16.9%。(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
10月22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疆企业四大研发平台同时揭牌,这是深化央地科技创新合作道路上的重要成果。
10月22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疆企业四大研发平台同时揭牌。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 摄
揭牌的四大研发平台是新疆煤炭开采动力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层绿色智能开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倾斜特厚煤层绿色开采与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冲击地压重点实验室。
以四大研发平台为载体,国家能源集团将强化协同创新,搭建科研“大平台”、组建科研“大团队”。“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努力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表示,集团把新疆作为重要战略发展区和创新创业创造热土,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煤炭重大灾害防治、智能化建设、绿色开采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构建等重点方向,国家能源集团将在新疆布局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产出一批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重大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在疆总投资超3000亿元,煤炭总产能达1.25亿吨/年。今年7月,中央企业产业兴疆推进会在喀什市举行,大会提出有条件的央企要在疆设立区域总部、研发基地、创新中心等机构。“四大研发平台揭牌,是落实中央企业产业兴疆推进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表示。
揭牌仪式上,围绕四大研发平台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和顾大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在新疆13个地州市都有产业布局,构建起煤电化运全产业链一体化格局。聚焦新疆“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加大在疆投资力度,深度参与能源开发和利用,发挥集团“煤电路港航、煤电油气化、产运销储用”一体化优势,推进新疆优质煤炭先进产能释放、“疆煤外运”通道建设、煤制油气战略项目实施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竞争优势,保障新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于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