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清洁能源。
新疆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为绿氢制造提供了充足绿电。当前,新疆氢能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批风光制氢项目陆续签约落地,一批交通物流示范项目投入应用,天山南北正“氢”舞飞扬。
绿氢项目加速投建
2023年到2024年7月,新疆总计有52项绿氢项目取得进展。投资主体包含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石油、中石化、中能建、长江三峡、中广核、新疆新业国有资产、兖矿能源、深圳能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变电工等央国企、上市公司。
从投资规模来看,新疆多项绿氢项目投资规模大。
今年3月,新和县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融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光伏制氢、氢制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1亿元;
今年6月,呼图壁县与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光储氢氨一体化综合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厂区总用地面积623.01亩,光伏用地面积13万亩,主要建设光伏+储能、配套光伏组件生产和年产5万吨绿氢20万吨硝酸铵。预计2024年7月开工建设,2025年年底建成;
今年6月,中国能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克拉玛依市风光制氢制绿色航煤项目,总投资预计达72亿元;
今年7月,疏勒县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总投资445亿元,建设100万吨氢基一体化项目,主要建设光伏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合成氨系统、合成甲醇系统等,计划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主要包括电源和化工两部分,建成后可年合成甲醇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生产氢气3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项目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合成甲醇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生产氢气13万吨,年产值达70亿元以上……
2024年,新疆俊瑞计划在新疆完成20个绿氢项目EPC招标工作,20个项目均规划40套电解槽,年产绿氢1.44万吨。目前,已有多个制氢基地及管输项目启动建设或备案状态,其中14个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已经启动或完成了EPC招标。
俊瑞绿氢是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氢能企业。俊瑞协盈(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而俊瑞协盈(深圳)的两个股东分别为农发信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俊瑞斯富供应链有限公司。农发信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该基金由国家电网/国开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建筑等央企共同出资组建。某种意义上讲,俊瑞绿氢也算是“国家队”。此外,俊瑞绿氢是中央人民政府供应商入库企业,是新疆自治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原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局长徐锭明担任其首席能源政策专家。俊瑞绿氢被认为是2024年最活跃的氢能企业,在新疆地区已经规划了数十个绿氢生产基地和绿氢管输项目。公司计划三年内沿着G30连霍高速和G3012吐和高速,在新疆建设30个万吨级绿氢基地,并且每个项目预留10万吨级扩产空间。
从氢气应用来看,新疆多地绿氢除用于合成甲醇、合成氨、氢交通以外,多个项目氢气用于煤化工项目耦合,用于生产烯烃、天然气、煤基材料等方向。
新疆发展氢能决心鉴定
新疆在政策方面在氢能发展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致力于打造国家大型绿氢供应和出口基地。
2023年8月,新疆印发了《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能源产业定位,统筹氢能产业布局,明确主攻方向,在氢源开发、氢能应用两个领域实现充分联动,推进西氢东送,打造国家大型绿氢供应和出口基地。
紧随其后,2023年8月30日,新疆发布了《自治区支持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10个方面给予自治区氢能产业示范区专项支持。
2024年2月2日,新疆公布《关于发布氢能产业领域“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的通知》。项目榜单规定了基于“新能源+制氢+储氢+多晶硅产线”一体化场景的智能化技术、成套装备及验证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项目的揭榜条件及相关要求。
同时,在2024年3月,新疆连续2天连发《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发挥风光资源优势 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两份文件,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2024年3月26日,新疆《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明确,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为绿氢项目投建“解绑”。
2024年3月27日,新疆《关于进一步发挥风光资源优势 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符合条件的绿氢项目纳入自治区氢能示范项目清单,与新能源项目一体备案。2024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或2024年内备案并于一年内建成投产的项目,视工艺水平先进程度,按年产1万吨氢支持30-45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或相当规模风电,所发电量并网消纳。为绿氢项目投建提供了路条。
除了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各地级市、区、县等均不同程度对绿氢项目提供了支持。2023年7月,《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正式印发。根据该计划,到2025年,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规模显著增长,计划培育和引进20家优质企业,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乌鲁木齐市计划重点打造‘绿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氢能车辆交通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工业副产氢+储运+工业应用’‘绿电+电解水制氢+管道运输+工业应用与电热联供’三条产业链。
而煤炭资源富集的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了多项煤化工耦合绿氢项目的探索工作。
从《三年行动方案》的发布,到十条支持政策、“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的规划,再到氢气危化品“解绑”、绿氢项目路条支持,再到各地方的支持政策和实际行动,均表明了新疆发展绿氢的坚定决心。
资源禀赋丰富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
新疆戈壁沙漠地区的年均日照小时数为3200~3400 h,大部分属于I类太阳能资源区,仅沙漠和戈壁地区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相当于4000亿吨标煤,这为新疆地区发展光伏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并且,新疆还存在大面积的荒漠、戈壁,可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充足场地。
新疆风能资源总储量为9.57亿千瓦,可装机容量超过8000万kW,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的近四成,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
截至目前,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近五成,位居全国前列。新疆14个地、州、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全部突破百万千瓦,特别是哈密、昌吉2个地州已突破千万千瓦,哈密、准东、南疆环塔等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均已建成,提前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中“建设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相关任务。预计2024年底新疆累计新能源装机将超1亿千瓦。届时,新能源将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
新疆丰富的煤炭、风光可再生能源丰富,产氢潜力巨大。此外,新疆地处“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着开展氢能贸易、产业辐射的区位优势,是发展氢能的绝佳场所。
在新疆,无论是工业还是交通领域,氢能都有着广泛应用场景,未来还可通过“西氢东送”管道输送至“长三角”,或将其转化成绿色甲醇,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出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