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协会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介绍,今年8月,《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的第一份中央文件。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一是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的主要排放行业。二是实施配额总量控制和有偿分配,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稳妥推进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三是逐步收紧配额,加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提升配额的稀缺性,推动碳价更精准。四是加快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加快重点领域方法学开发。五是努力提高全国碳市场活力, 逐步丰富交易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加强市场的交易监管。
问答原文如下↓
央视记者: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把碳市场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请问对这个意见下一步有什么具体的政策落实和措施,谢谢。
夏应显:谢谢您的提问。
今年8月,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的第一份中央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对强化全国碳市场政策工具功能,提升市场活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方面面做出了重要部署。《意见》的发布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将为我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强大的能力支撑。
《意见》发布后我们多措并举,全面做好《意见》相关的宣传贯彻落实。
一是举办2025年全国碳市场大会,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举办的碳市场大会,发布了《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最新进展。同时,详细介绍了《意见》中对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次碳市场大会与会的20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都高度肯定中国碳市场相关建设情况,高度肯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所采取的务实行动和作出的积极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负责人认为中国所提出的有关气候目标向世界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已经成为全球气候进程的关键推动力,并带动世界取得实质性成果。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负责人也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绿色转型的领军国家。
二是召开2025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当前全国碳市场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围,实施配额总量控制,推行配额有偿分配以及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扩大支持领域,强化项目管理,拓展应用场景这些重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三是扎实推进《意见》重点任务落实。为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围交易工作,我们近期已经完成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的2024年,2025年度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三个行业将在今年内完成首次履约。同时,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领域也在持续扩大,在已经印发的造林碳汇等六个方法学的基础上,我们近期对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与热电联产等13个新的方法学公开征求意见,两个市场都迎来了快速扩围的关键时期。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部署安排,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一是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的主要排放行业。
二是实施配额总量控制和有偿分配。我们将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和碳排放双控的要求,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稳妥推进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
三是逐步收紧配额。加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提升配额的稀缺性,推动碳价更精准,更全面反映我国的减排成本,为重点行业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加明确的价格信号。
四是加快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加快重点领域方法学开发,有效服务社会自主减排和“两山”理念的生态价值转换。
五是努力提高全国碳市场活力。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丰富交易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加强市场的交易监管。
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