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污染场地原位靶向注入修复关键技术及装备
项目编号:HJJS-2024-2-20
获奖等级:二等奖
完成单位: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完成人:顾爱良,黄旋,曾跃春,刘学浩,张左右,刘志阳,蒋梦迪,吕俏芬,郭宝蔓,陈哲项目简介
据报道,我国约90%城市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重的城市占64%。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起步晚,技术和装备体系不完善,地下水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加上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普遍存在“重土轻水”现象。现有的注射井注入、高压旋喷、直推喷注等工艺存在低渗透地层修复半径小、成本高、二次污染和环境扰动大等缺点,研发基于导向钻进-射流喷注一体化的精准靶向修复技术和设备是推动我国环境治理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关键。
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1802400支持下,项目团队通过5年研发,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首创高压射流-喷注修复工艺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实现低渗透地层修复半径≧3米(实测≧5米),大幅度降低修复成本;创新集成定向钻进-射流喷注装备,具有定向水平/垂直钻进、回拖修复能力,实现钻进-喷注一体化靶向修复,显著减少了药剂消耗、降低二次污染和环境扰动;开发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修复技术,解决了大面积地下水污染羽和密集分布污染源的高效低成本修复问题。
项目成果包括:授权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EI论文1篇、核心科技论文5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奖二等奖等。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南京毓恒码头土壤地下水修复等多项大型工程,近三年销售4亿元。
技术原理
关键装备
工程作业现场
获奖感言
顾爱良 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在我国已开展几十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已进入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和治理、在产企业污染源头防治阶段。绿色可持续性是国际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发展趋势,我国至今少有工程实践案例。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研发污染场地原位靶向注入修复关键技术及装备,大幅降低污染场地修复成本,显著减少能耗和物耗,明显改善碳排放和环境足迹,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质。污染场地原位靶向注入修复关键技术及装备入选2024年国家发改委《绿色技术目录》和国家工信部先进适用技术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