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天业集团2024—2025年度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发布会圆满收官。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集团部分领域技术专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代表,以及一线岗位职工代表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创新成果的精彩展示。
在此次集团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活动中,基层各单位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职工“五小”创新成果评比。经过层层筛选,115个极具潜力的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被推选至集团参与评审。由专业领域专家组成的集团评审组秉持严谨公正的态度,对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最终评选出5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和15个三等奖。发布会上,与会领导与评委为获奖成果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创新实践中的突出贡献。
“降低煤粉外水控制,提升煤粉燃烧性能”“减少变压吸附装置产品气放空时间”“稳流仓下料非标改造的创新实践”等十项优秀“五小”成果依次登台发布。优秀成果发布代表们通过生动的讲解、直观的图文展示和详实的数据,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创新成果的独特之处与实际应用成效。晶羿矿业的技术团队另辟蹊径,通过精准提升磨机出口温度,成功破解煤粉水分过高的行业难题;天业汇合凭借大胆的技术改造,巧妙运用后工段气体色谱分析仪,彻底打破产品气放空时间过长的桎梏。这些凝结着职工智慧与汗水的创新成果,不仅彰显着“降本增效”的务实精神,更迸发着产业工人“敢为人先”的创新活力。据介绍,此次参赛项目团队中既有深耕行业多年的技术骨干,也有充满朝气、思维活跃的“00”后青年职工,生动诠释了“五小”活动作为培育新一代产业工人“摇篮”的重要作用。
现场发布环节结束后,天业集团创新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冯俊,代表集团专家评审组对发布项目进行了剖析与点评。专家评审组高度评价了这些成果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同时从专业技术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获奖成果的优化升级指明方向,进一步激发岗位职工的创新热情与灵感。此次职工“五小”成果发布广泛覆盖氯碱化工、煤化工、循环经济、新型材料以及AI智能化等多个领域,是全体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生动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积极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天业集团聚焦产业工人队伍高质量发展,系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构建数字化创新平台、部署智能化应用场景,全面激活职工创新潜能,走出一条“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基层实践为根基、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的发展路径。集团工会持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深化“聚焦岗位创新突破、破解一线技术难题、提升全员创新素养”,同时通过拓展创新活动覆盖领域、优化参与机制,推动创新实践扎根基层岗位、赋能生产一线。
2024—2025年度,天业集团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成效显著。累计实施职工“五小”创新及合理化建议超600项,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智慧结晶,通过成果转化与应用,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充分彰显了职工创新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动能。(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