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重视兵团改革发展事业,2014年4月在兵团考察时,就把“全面深化兵团改革”作为新时期兵团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兵团党委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起点谋划改革“施工图”,推出一系列具有基础性、引领性、标志性作用的重大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向更宽领域拓展,全力破解发展难题,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如今,一项项改革成果正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为兵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主动破局开路,力推关键领域改革
2024年,兵团经济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粮食、棉花产量质量稳步提升,棉纺织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消费市场活力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攀升至942.9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发展高歌猛进,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这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也是兵团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喜人成效。从兵团党委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创新,从产业升级转型到民生服务优化,兵团上下以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主动破局开路,力推关键领域改革。
“原来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十几份材料,如今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效率提升太明显了!”日前,八师石河子某企业负责人张文享受到了一波改革红利,在方便地查询到企业上市相关信息和流程后,作出了高度评价。
善政必简。随着兵团“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力推进,政务服务系统信息化升级持续加强,线上办理率不断提升。目前,兵团部署的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上线运行16个,办理时限压缩了73%,办理环节缩减了77%,申报材料精简了57%。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改革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兵团把企业关注和职工群众期盼,作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在职工群众办事端做减法、提速度,在服务供给侧做加法、扩容量,推动更多“一件事”高效办成。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面临的问题更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兵团瞄准职工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聚力重点攻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聚焦高质量发展所需,兵团持续攻坚,啃下一个又一个改革“硬骨头”。
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到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发力,兵团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改革支撑发展的动力作用逐步显现。截至2024年年底,兵团辖区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28.19万户,较2023年年底增长6.82%。
“企业经营者面临的能力挑战,不仅是创造资源,更是整合资源。必须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布局向优势业务集中,放大资源规模化、协同化效应,打造现代化新型国有企业。”兵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邵春杰表示。
兵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从“推进”到“提效”,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破“冰”,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七大主导产业加速壮大,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4年,兵团国资国企系统资产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全国排名第三。
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兵团各师团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着力创新机制,不断增强连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亿元产值连队的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占连队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随着改革重锤一次次落地,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一大批破解体制性深层次障碍的制度化成果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风生水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激荡人心。
回应民生关切,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人民”,始终是最核心的关键词。
兵团党委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以改革的力度、精度提升民生的效度、温度。
2025年年初,八师一三三团职工沈玉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一三三团紧急对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救治,最终,沈玉转危为安。
让职工群众就近就便看好病,是兵团医改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推动深化医改的道路上,兵团着力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条件,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用足用好帮扶力量和资源。
“兵团通过体系重构、机制重建、服务重塑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医共(联)体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兵团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方刚介绍,目前,兵团各师市已实现医共(联)体全覆盖。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今年,兵团各师团学校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等改革措施落实见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改革,让一件件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成为职工群众心头的“温暖大事”,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改革大潮,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兵团将继续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难题、破新题,充分释放特殊体制优势和发展活力动力,忠实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实习生赵冰冰)
4月26日,在一师十四团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忙着调试新安装的灌溉出水桩;不远处,新栽种的胡杨树苗、沙枣树苗展现出勃勃生机。该项目建成后,将守护667公顷耕地。
近年来,兵团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形成“一线、一带、两环”(边境水土流失防治线、天山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带、环准噶尔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综合治理区)的立体防治体系,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兵团水利局监测数据显示,到2024年年底,兵团水土流失面积较2021年减少36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56.3%,呈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为夯实治理基础,兵团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56项重点任务,建立覆盖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程监管、成效评估的全链条机制;大力推行“以工代赈”等项目实施模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形成强大治理合力。
针对100余个沙漠边缘团场水土流失突出问题,兵团强化源头防控,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科学实施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创新“窄林带、小网格”防护模式,统筹推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盐碱地改良工程和经济林建设工程,将水土保持专项资金重点投向沙漠边缘滴灌系统、山前导流堤坝等关键工程。近4年,兵团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32项、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97亿元。
同时,兵团积极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全域动态监测,实现监管体系全链条革新;通过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有效拓宽职工群众监督渠道,举报线索响应率达100%。
“我们将锚定水土保持率提升目标,持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有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美丽兵团建设提供坚实生态保障。”兵团水利局规划计划处工作人员张春亮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