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收微塑料”?南开团队首次提出,2025第二篇《自然》发表!

植物吸收是很多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径。日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课题组、孙红文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的联合研究进展。研究题为“Leaf absorption contributes to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plants(叶片吸收促进植物对微塑料的富集)”。

1.jpeg

该研究首次明确提出叶片吸收大气微塑料是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重要途径,推动了微塑料污染研究领域的认知进步,是我国在新污染物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引领性成果,可为污染物的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还报道了蔬菜中微塑料的浓度水平,提示了露天种植的叶菜类蔬菜对于微塑料人体暴露的重要贡献,揭示了植物对于环境微塑料进入食物链,进而引起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潜在风险的重要作用。

2.jpeg

南开新污染物研究团队开展植物模拟暴露实验

本项研究成果是南开环境学科成立50周年之际在新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其背后是南开环科不断攀登一流的脚步。一方面,汪磊、孙红文等优秀学者长期躬耕环境污染等相关领域,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另一方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环境科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新污染物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积淀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