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第七师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中水综合利用项目
申报单位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装备领域
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
业主单位
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和运行模式
EPC总承包模式
投运时间
2022年10月
验收情况
2023年8月完成验收
工程规模
每日处理园区高盐工业废水10000m3,年处理量180万m3,处理后水用于经筛选的耐盐碱植被灌溉。
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为“修复剂改善水体质量+反渗透工程降盐+耐盐碱植被筛选培育+中水用于干旱荒漠植被灌溉”。
项目采用高盐水体物理-生物协同去污控盐技术。通过净魔方河湖水环境修复剂改善库区水体质量,反渗透系统降低水中的含盐量,再根据区域土壤及地下水条件筛选和培育耐盐碱环境植物体系,培育植物消耗经处理后满足含盐量要求的废水,达到高盐废水低成本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耐盐碱植被种植后,可以显著增加生物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运行效果
设计年消耗园区高盐废水180万m3,截至2024年10月14日,已累计处理园区高盐废水逾360万m3,处理水含盐量低于6000mg/L。灌溉耐盐碱植被5000亩,目前植被长势良好,园区高盐废水经处理后得到了资源化利用。
二次污染控制
项目实施无二次污染。高盐废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荒漠地区耐盐碱植被灌溉,没有污泥及废水外排。
图1 除盐设施主厂房
图2 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系统
图3 反渗透系统
图4 加药系统
达到的标准或性能要求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经除盐设备处理后,出水含盐量能够小于6000mg/L,符合项目可研阶段提出的出水含盐量小于6000mg/L后用于耐盐碱植被灌溉的水质要求,其余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运行情况
除盐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生过事故,出水水质稳定,灌溉区域耐盐碱植被长势良好。
在碳减排方面的措施及效果
5000亩灌溉区域植被生长良好,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植被生长较好。
示范点
本项目已在七师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运行了两年时间,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运行以来,已成功处理园区高盐水逾360万m3,经筛选的耐盐碱植被长势良好。项目运行成本低,经估算,每方水运行成本约1.43元。
疆内有大量园区存在着高盐废水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本项目的工程实践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大量产生高盐废水的园区,通过控盐截污的管理手段,结合工程措施和耐盐碱植被的筛选种植,以较低的成本将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由于耐盐碱植被的大量种植,同时增加了生物量,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图5 高盐水灌溉后生长的耐盐碱植被
图6 高盐水灌溉前后植被覆盖度及叶绿素指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