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COP29会议期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布了《202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15家入选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角色和创新实践。
过去6年,共有95家企业的低碳转型案例被收录于年度《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并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展现了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行动和榜样力量。
我们在此呈现《202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的入选案例,期待这些案例可以激励和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创新减排的行动中,共同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得力集团
数字碳核算与可持续供应链转型
专家点评:
得力集团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展现了卓越的创新力和坚定的执行力。通过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构,实现了对核心工厂和仓储基地的全面碳盘查,通过建立关键碳排放监测点,显著提升了碳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减碳降耗增效的效果,充分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巨大潜力。
01
案例概述
绿色、创新始终贯穿得力发展的每一步。近年来,得力公司深入学习领会“双碳”的战略意义,深化碳管理工作。从一家试点工厂,到实现10余家生产、仓储物流基地全覆盖;从一年一次手工盘查,到一季度一次多点数字化协同核算,迈出“计算”的扎实一步,为后续自身减排、带动供应商参与、形成可复制迁移动力奠定良好基础。
自项目在2023年7月启动以来,借助数字化碳核算工具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构,累计实现减碳超5,000吨,能源消耗降低了5.1%,生产效率提高了20%。对集团下属10余家核心工厂、仓储基地完成碳核算,建立了50多个关键碳排放监测点,收集并分析了超过100条数据记录。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碳核算工作效率提升了50%,成本降低了30%。超过800名管理人员和实操人员接受了碳管理培训,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低碳转型中。供应链方面,已有3家供应商加入我们的碳减排计划,共同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02
机构简介
得力集团是多工作学习场景整体解决方案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自1981年发展至今,现已成为集办公、文具、工具、家具、打印机、儿童益智、B2B等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全球化文创科技产业集团。
03
项目成果
减排:从2023年7月到2024年9月,得力集团依靠数字化碳核算系统,对下属10余家核心工厂、仓储基地进行碳盘查,建立了50多个关键碳排放监测点,发现并纠正近80处用能和排放不规范,同比减少碳排放超5000吨。
节电节水:依据数字化平台的数据统计,得力集团下属工厂共发现95个改善点。截至2024年9月末,已完成75处,累计投入超200万人民币,节约用电约300万度,节约用水约8000吨。
覆盖规模:得力集团根据下属核心工厂及仓储基地的碳排放和用能情况,针对性推动节能降耗行动,20余家分公司和部门积极响应,覆盖宁波、杭州、苏州、越南等地区,接受培训人员超800名,活动参与员工近万人。
活动宣传:自2023年7月起,数字化碳盘查项目工作人员依据统计的用能情况和改善活动,在得力集团内部ESG可持续发展信息播报平台发布节能降耗推文近20篇,并在宁波、杭州、越南等地举办节能竞赛趣味活动约10起。
04
项目亮点
碳核算从一年一度到按季度核算,使集团管理层迅速掌握公司的碳排放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决策,更有效地推进减碳工作。
更细致、全面的数据帮助工厂管理员识别运营中的低效环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数字化平台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协作,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使员工更直观地了解自身工作对碳排放的影响,激发了主动参与减排的积极性。
05
项目实施
实施方案:
1. 数字化系统选型与部署:引入符合中国制造企业且与国际碳核算标准接轨的数字化碳核算系统,支持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覆盖范围一、二、三的碳排放。
2.人员培训与文化建设: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员工对碳管理和数字化工具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碳文化。
3.试点运行与推广:先在部分工厂试点运行,优化系统功能和流程,然后逐步推广至所有生产、仓储物流基地。
4.数据标准化与集成:建立统一的活动源预处理方法,部分数据的通过自动化采集。
5.持续监测与改进: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碳排放问题和改进机会,及时优化管理策略。
实施过程:
2023年7月启动,首先成立了跨部门的项目团队,包括信息技术部、设备部、采购部、行政部等。ESG部门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数字化碳核算系统的选型与初步部署。随后,在两家试点工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试运行,收集了系统性能和用户反馈。
在试点期间,团队重点解决了数据填报无法落实到个人填报点、核算模板不完整等技术问题,供应商根据反馈不断优化系统界面和功能。试点成功后,项目在剩余的生产、仓储物流基地全面铺开。与此同时,公司组织了多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150名员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熟练使用新系统。
实施前后对比:
1.效率提升:碳核算的统计周期从一年一次缩短到一季度一次甚至更短,工作效率提高了50%,使得管理层和管理员能够更及时地发现碳排放问题和改善机会。
2.成本降低:自动化的数字化系统减少了手工操作和人力投入,碳核算成本降低了30%。
3.流程透明度增强:数字化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碳排放数据,流程透明度大大提高,管理层可以实时监控各部门的碳排放情况。
克服的挑战:
1.复杂性高:传统手工盘查的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格式不统一,统计方法不统一。通过数字化系统的实施,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和集中管理。
2.员工接受度低:部分员工对新系统持观望态度,担心增加工作量。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沟通,员工逐渐认识到数字化工具带来的便利和价值。
获得的支持:
1. 内部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提供了合理的采购预算,各条线负责人、工厂负责人加入碳管理项目组,给予必要的支持。
2. 外部支持:与碳阻迹合作,获得了先进的数字工具支持和行业最佳实践分享。
06
项目影响力、可推广性与可持续性
影响力:作为中国文创行业的“链主”企业,得力合作供应商众多,自身的行动将促使更多同行认识到管理碳的必要性,而相对低的成本能鼓励更多同行企业尝试采用类似的方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可推广性:碳排放信息化系统建立了标准化的数据收集、监测、分析和报告流程,极大地降低了培训和运行的成本,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碳管理体系。
可持续性:得力将扩大碳核算的范围,从组织层面的核算落到产品层面。通过长期碳数据积累,实时监测碳排放情况并基于反馈结果不断优化自身的碳管理策略,促进决策方式的连续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