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丨硅巢装配式建筑新材料项目

一、案例名称

硅巢装配式建筑新材料项目

二、申报单位

阳北玻轻晶石技术有限公司

三、案例技术来源

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第19项

四、案例技术名称

含硅工业固废生产轻质微晶石技术

五、收录年度

2023

六、技术领域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七、类别

示范

八、业主单位

洛阳北玻轻晶石新材料有限公司

九、技术路线

含硅工业固废和辅料按一定比例配比后,依次经粉碎、研磨、筛分后加入发泡剂混合均匀,将饰面料与发泡料依次分层均匀铺撒于模具内。布料后进入辊道炉,经过晶化反应、高温熔融、发泡,再急冷至800℃左右定型,经退火消除产品热应力后出炉。出炉后的毛板经进一步加工得到标准规格轻晶石板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多级沉淀过滤循环使用,废渣经烘干、制粉后用作原料。

十、技术主要指标

产品达到《尾砂微晶发泡板材及砌块》(JG/T 506-2016)标准要求。烧成温度1050℃~1200℃,烧成周期20h~24h。

十一、技术适用范围

废陶瓷粉、废玻璃粉、石英尾矿等硅含量≥40%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十二、案例详情

1.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汝阳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工程规模:年产90m2轻质微晶石材料

验收时间:20211

验收情况:通过验收。

2.工艺流程

采用高温熔融水淬工艺,通过自动计量器按配比称取各种固废和辅料,通过自动混料机混合均匀后投入高温池炉进行熔融后,水淬制得微晶颗粒料,经烘干机烘干、立磨制粉,制得200目微晶粉料并投入对应料仓。通过自动计量器在微晶粉料种配入一定比例的辅料和发泡剂,在自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分别制备用以轻晶石生产的面料和底料,通过布料中心将其均匀铺撒于模具内。完成多层布料作业后,模具进入晶化窑烧成,在晶化窑内经过预热、晶化成型、冷却后出窑,通过输送带运输到冷加工车间。在冷加工车间内,毛板通过定厚、抛光、切割、清理烘干工序,加工为标准规格的板材。

1.png

2.png

3.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产品达到《尾砂微晶发泡板材及砌块》(JG/T 506-2016)标准要求。产品放射性元素含量为内照射指数0.2,外照射指数0.3,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的技术要求。

4.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废水经收集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和汝阳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要求;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或4类标准要求。

5.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预热温度400℃,烧成温度1100℃~1150℃,急冷温度850℃,出窑温度≤60℃,烧成周期24h。

6.投资费用

项目总投资33765万元,其中土地及基础设施投资2236万元,工程设施建设投资9182万元,生产设备投资155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环保设施、辅助设施等其他投资1847万元。

7.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为3203万元。

8.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项目主要原料来自汝阳当地陶瓷厂的抛光废料废陶瓷粉、玻璃厂的废玻璃粉、石英尾砂、页岩、粉煤灰、花岗岩石粉等,固废综合利用率80%以上,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