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中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中石化库车2万吨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截至2024年7月28日,项目已安全平稳运行394天,开创了我国化工领域深度脱碳新发展路径,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减碳具有重大示范效应。
目前,新疆还有哪些氢能项目?
深圳能源库尔勒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伊吾纳宇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加氢站建设项目、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项目等一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伊犁州伊宁市绿色氢能创新应用工程有序推进。
哈密市氢能交通场景启动,已建成2座加氢站,首批35辆氢燃料重卡交付使用。
中石油首个自主研发制造装备应用的绿氢项目在吐哈油田鄯善工业园区投产成功,鄯乌线改输绿氢研究工作启动。
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米东区建设点对点供电7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所制取的绿氢将输送给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用于替代天然气制氢,预计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亿立方米。
目前,新疆正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加快推进氢能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拓展氢能多元应用场景。
新疆正迈入绿氢时代,新疆发展绿氢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用场景优势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的区位优势。
从资源上说:新疆具有优质的光伏和风电资源,据统计,新疆的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禀赋为新疆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新疆电网累计新能源装机容量508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网总装机容量的41%。绿电制氢潜力巨大。
从应用优势上说:不仅可在大型煤矿等矿山推广氢燃料重卡运输,还可在炼化等企业替代天然气制氢
从区位优势上说: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面向国外可以商业销售氢能,面向国内可通过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掺氢运输,实现“西氢东送”。
从政策支撑上说:为加快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政策频出。2023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自治区支持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列为首批氢能产业示范区。该方案提出,以氢能产业示范区为抓手,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通过建链强链延链,高质量发展绿色氢能产业链,推进西氢东送,打造国家大型绿氢供应和出口基地。到2025年,新疆将推动建立集绿氢制、储、运、加、用为一体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氢能产业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力达每年10万吨,推广氢燃料电池车1500辆。
2024年3月,新疆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新疆还发起成立了新疆氢能产业发展联盟,旨在进一步促进氢能行业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加快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推进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发展,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落地,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为推动新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还将深化国际开放合作,借助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打造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开放节点和交汇平台,共促“一带一路”绿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