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师阿拉尔市,总投资65亿元的中能建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提质驶入全新赛道;
在八师石河子市,“兵团造”鸿雁大型无人机订单纷至沓来,新兴产业释放出强劲新动能;
在兵团准东产业园区,“煤电铝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初具规模,预计每年可增加产值46亿元;
……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兵团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明确“任务书”,绘好“施工图”,按下经济发展“快进键”,在产业转型升级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兵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路径何在?就此,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深入各师市及相关企业探寻答案。
工业——向新向智向绿,加快培育新动能
“兵团造”采棉机集50余项专利技术于一身,凭借高效率、智能化,赢得国内外用户赞誉;兵团首批12.6万只铝电解焊片电容器成功下线,填补了新疆电容器生产的空白;兵团企业研发生产的8英寸碳化硅衬底获得市场认可,有力推动我国碳化硅晶片迭代升级……这一系列“兵团造”产品,彰显了兵团新型工业化的“硬核”实力。
近年来,兵团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打造“千百十”亿级产业、园区、企业,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政策体系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做强主导产业。
“当前兵团工业正加速向新、向智、向绿转型,这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郇恒赛说。
向“新”而行,兵团全力打造“十大科技创新工程”,组建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2+5”重点人才计划项目,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构建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上市企业四级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兵团已培育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兵团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家、兵团创新型企业230家。
向“智”攀升,兵团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指引、资源服务等方面发力,筑牢制造业转型升级根基。在工业领域,全兵团120个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0余亿元,借助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调度与管理,推动工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2024年,兵团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2.3,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
向“绿”而动,兵团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拓展绿色产业新业态。目前,兵团拥有国家级、兵团级绿色工厂43家,2024年绿色工厂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2.5%,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聚焦兵团工业发展进程,如何进一步做优做强“兵团制造”?
郇恒赛表示,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兵团党委八届九次全会为兵团工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兵团工信系统将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