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北新路桥集团长沙分公司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B1标项目铅山枢纽互通工程(摄于4月15日)。翟润洁 摄
兵团建工城建集团安装公司准东区西黑山至国能煤制气进场道路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驾驶挖掘机进行施工作业(摄于4月9日)。 古力米拉·亚力坤 摄
兵团建工水电集团八建公司六师高标准农田中央财政资金项目(EPC)建设现场,工人忙碌施工(摄于3月4日)。张海茜 摄
春潮澎湃处,扬帆正当时。今年一季度,十一师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奏响了一曲奋进凯歌。
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4.25%;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99%,招商引资项目形成实物量同比增长29.75%,三产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6.47%……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不仅是十一师首季“开门红”的生动注脚,更彰显出十一师干部职工群众深挖潜力优势,不断创新突破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朝着“全年红”的目标大步迈进。
立柱架梁
重点项目提速攻坚
3月28日凌晨2时,新疆大学碳基能源资源实验楼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挖掘机、运输车有序作业。新疆兵团城建集团第四工程公司为保障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噪音大的作业安排在夜间进行,实行三班倒,全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为了项目早日完工,我们辛苦点也值得!”项目经理马星擦着额头的汗水说。
自今年复工以来,该项目部科学规划施工方案,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不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目前,土方开挖、临设搭建等工作已完成,为后续主体施工筑牢了基础。
在十一师各项目现场,建设热情持续高涨。
北新路桥集团G3036阿拉尔至阿克苏高速公路第二标段建设项目,其综合场站是全线规模最大的梁场,承担着29座桥梁、832榀梁板的预制重任。“每一榀梁板都关乎全线通车进度,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保安全、抢进度!”该项目党支部书记董军站在预制梁场前,目光坚定地说。
项目副经理马继文介绍,由于该项目涉及8种不同型号的梁板和27种不同角度的梁形,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截至3月31日,项目梁板预制任务已完成过半,为9月路基水稳层摊铺创造有利条件。
作为连接新疆重要城市的经济动脉,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意义重大。为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部采用了智能张拉、智能压浆等先进工艺,并建立了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为全线顺利通车奠定了基础。
一季度,十一师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兵团七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全师建筑业产值完成37.53亿元;在手合同593个,合同额达776.34亿元。百余个重点工程项目火力全开,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工业生产领域同样热火朝天。在兵团新型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分区内,40余家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开足马力忙生产、跑订单、拓市场。
4月15日,走进兵团新型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永筑重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焊花闪烁。“这批订单出口哈萨克斯坦,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水平,我们必须精益求精!”新疆永筑重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磊介绍,“我们采用了数控切割、自动焊接等先进设备,确保每个构件都达到国际标准。”目前,该公司订单量较上一年增长140%,工人们干劲十足。
同一天,在新疆通源家联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智能化设备紧张有序地运转着。“去年,我们对产品进行了优化,在颜色上实施了个性化定制,成效显著。”该公司总经理于立发指着新下线的塑料制品介绍,“这批采用新配方的产品,强度提升了15%,更受市场欢迎。”今年,该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在兵团新型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家渠分区建设新基地,预计可年产5000万套塑料制品。
“各企业都拼劲十足,努力以‘开局之胜’拼搏出‘开局之势’,以一季‘红’带动‘半年红’‘全年红’。”兵团新型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建说。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日里,十一师正以昂扬斗志,在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生产赛道上加速奔跑,向着全年目标大步迈进。
创新突围
传统产业升级跃迁
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十一师紧握创新这把“金钥匙”,以创新思维和技术研究奋力“破冰”,为传统产业注入全新活力,引领其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大步迈进。
在建材领域,新疆雁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率先发力。4月2日,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郭宏站在新研发的水泥原料砂磨机前,感慨地说:“传统工艺中原料重复处理问题一直是效率和质量的绊脚石。经过半年攻关,公司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瓶颈。”
实验室内,这台自主研发的设备高效运转,将原料研磨得细腻均匀。一季度,公司商砼产销突破26万立方米,迎来“开门红”。此外,公司构建起“市场调研—产品试验—中试生产—市场反馈”完整研发链条,家装砂浆、地坪砂浆等高附加值新产品相继问世。同时,成立专项保供服务小组,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库存积压,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十一师各产业向“新”而行,破茧成蝶,从建材研发到数字建造,传统产业正裂变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3月15日,在新疆兵团城建集团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项目现场,技术员丁晓宁戴着VR眼镜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惊叹道:“第一次用VR,图纸细节看得清清楚楚,施工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
针对该项目机电安装施工复杂、二维图纸难以展示管线走向的难题,集团BIM智能中心运用“BIM+VR”技术进行施工交底。通过VR技术,施工人员仿佛“走进”虚拟模型,提前排查碰撞问题。消防泵房三维漫游动画更是让设备布局一目了然,预计安装效率可提高20%以上。今年,该集团还计划系统开展BIM应用培训,让更多项目享受数字技术红利,目前BIM技术已在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今年年初,十一师集采平台以穿透式智能管理为引擎,围绕“业务重构、流程再造、效能跃升”三大核心目标,精心铺就“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三阶段发展之路,通过高层推动、全面统筹部署、完善建设方案、强化系统应用资金保障等有力措施,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一季度,新增供应商2341家,线上交易量达2200笔,交易金额突破69.05亿元,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
“目前,我们结合师建筑企业实际梳理出8类DeepSeek大模型应用场景,并向相关部门、企业征求意见,联合乌鲁木齐市电信公司推进AI应用测试。”十一师财政局局长张树喜介绍,同时推动建立建筑行业大模型应用示范场景,初步构建了四大管理平台系统知识库,上线项目管理AI智能问答功能,推动数字化向数智化深度转变。
3月10日,北新路桥集团成功搭建DeepSeek—R1开源大模型,并完成本地化部署,成为十一师首家企业。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志明表示:“此次开源大模型的搭建由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信息办(网信办)及集团所属乌鲁木齐禾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团队自主完成。”这一成果不仅展现师属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前瞻眼光,更为建筑行业应用AI技术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在创新驱动下,十一师传统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展翅翱翔。
以效为先
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十一师秉持“刀刃向内”的决心,通过持续深入强化项目管理,引导企业加速对新兴产业的布局和项目承揽,形成利润新增长点。
十一师住建局办公室负责人周杰介绍:“一季度,师属企业成功承揽贵州省赫章县五里平钼多金属矿项目、新疆和田民丰县卧龙岗年处理30万吨锑矿选厂及尾矿库工程等标杆项目,首次突破新兴板块市场份额。”
十一师紧抓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保障基地机遇,主动对接央企及地方国企,重点布局电力光伏、石油化工、矿山工程等赛道。通过区域化专班攻坚机制,做强做优“四大传统板块”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板块,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驱动”。
截至目前,兵团区域新签合同43个,合同额25.1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51.72%,自治区区域新签合同17个,合同额16.6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73%。其中,电力工程合同额较上一年增长446.41%,矿山工程合同额较上一年增长235.88%。
高效的管理不仅体现在亮眼的经济效益上,更渗透于高质量发展的每一处细节。一季度,十一师所属国有企业实现金融债务余额较年初减少4.76亿元,平均融资利率降至3.38%,创历史最低纪录,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绩效考核同样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抓手,为各企业带来全新活力。师属各企业从“算着干”到“抢着干”,一套好机制激活一池春水。
“一季度我们经营数据全线飘红,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强化绩效考核,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兵团水利水电集团副总经济师唐立华欣喜地说。据了解,该集团通过绩效考核的刚性约束和柔性引导,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的干事氛围,创新构建“目标分解—过程管控—结果应用”全链条考核体系,围绕市场开拓、产值效益、安全生产等核心指标,对子分公司、项目部实行差异化考核,设置“红黑榜”等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效活力。截至3月底,该集团总产值较上年同比增长9.7%。
“以效为先”的理念同样贯穿全师招商引资工作。十一师商务局建立“项目引进—建设—运营”全周期考核,从创新招商方式、加大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入手,立足资源禀赋,结合比较优势,持续加强与商会、协会等组织机构的合作,实施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
同时,通过“精准招商”吸引新疆御康源商贸有限公司、新疆阳阳电器有限公司、新疆利波乐之源商贸有限公司等民营家电零售和外贸企业相继入驻十一师,使三产服务业成为稳增长的“轻骑兵”。
十一师商务局副局长齐祥然介绍:“我们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推动三产服务业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繁荣十一师消费市场为目标,积极探索新举措,主动出击推动师消费市场焕发新的活力。”
十一师商务局通过与企业紧密沟通,深入了解经营中的现实问题与具体需求,并帮助协调解决;定期召开服务业业务研讨会,持续强化对师属企业的运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经营风险;狠抓建筑咨询、租赁服务等营利性服务业,以疆内市场的迅速壮大为突破口,助力企业实现收入和利润双提升。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十一师将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保持“拼”的劲头、“抢”的状态、“实”的作风,向着“全年红”的目标全力冲刺,续写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