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可克达拉市一隅(摄于4月15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连日来,在四师可克达拉市北山坡片区,师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开发(EOD)模式项目施工现场,各类机械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项目总投资31.49亿元,由生态恢复治理和绿色产业开发两个部分组成,分布在可克达拉市北山坡片区和伊犁河可克达拉市东段两个片区。”新疆可克达拉河滨生态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义学介绍,该项目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通过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致力于实现生态治理的长效化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四师可克达拉市秉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打响绿色保卫战,书写了一份亮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答卷。
生态为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四师可克达拉市全力推进EOD项目建设,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3月18日,总投资22.38亿元的四师六十一团旱田山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全域总体规划为东西两个区域,西侧是新能源开发区,东侧为农业综合开发区,涵盖引水上山水利工程、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
“项目遵循‘以水为先,整体推动农林牧加游’‘宜耕则耕,宜林就林、宜牧就牧、宜游则游’的原则,计划用两年时间开发建设。”六十一团党委书记、政委肖富国表示,不久的将来,这片旱田山会变成新能源与农业协同发展的热土,引水上山水利工程将为这里带来生机,农文旅融合发展也会让职工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
自2024年起,师市持续健全大气环境整治体系,将69家涉气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精准差异化绩效分级管控,要求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超50吨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减排方案。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师市推行“清单化+责任制”定期调度机制,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变“企业找上来”为“服务走下去”,按照“一改、二督、三罚”原则,建立“一企一档”“一企一方案”制度,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整治行动,精准帮扶企业。
“2024年,可克达拉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一升三降’,改善幅度位列全兵团第一。”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仁国介绍,一系列政策实施后,可克达拉市空气质量优良比例保持在93.9%以上。
绿色为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师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生态项目建设、环境治理、文旅产业发展等举措,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四师七十七团柒溪民宿的小院里,鲜花绽放,绿草如茵,木质桌椅摆放整齐,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10430.6平方米,主要对该团50套精品小二楼及院落进行装修改造。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设施一应俱全。2024年旅游旺季入住率达80%,受到游客好评。”民宿负责人马克迅说,游客们在小院里聊天、品茶,享受惬意时光,欢声笑语不断。
近年来,师市聚焦“旅游观光在伊犁、配套服务在四师”,在强产业、树品牌、优服务方面持续发力,文旅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78.1万人次,同比增长28.05%;旅游花费20.6亿元,同比增长26.65%。
4月12日,六十一团第五届“阿力玛里·相约三花”文化旅游活动启幕,舞台上,演员们载歌载舞,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周边摊位摆满了特色手工艺品、美食等,游客们穿梭其中,现场热闹非凡。
“此类活动既能让游客感受到师市文化魅力,又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师市、爱上师市。”师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海霞表示,今后,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推进旅游兴疆战略,培育“旅游+”跨界融合新业态,举办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活动,打造“跟着活动、赛事去旅行”消费新场景,强化宣传营销,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民生为要 畅享绿色生态福祉
环境绿了、美了,职工富了、笑了。四师可克达拉市在追求“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以优质生态增进民生福祉,支撑高质量发展。
走进可克达拉市,一片片绿地犹如“天然氧吧”,职工群众乐享宜居生活。师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举措,构建绿点、绿线、绿网、绿面相融的高效城市绿地系统。“现在树多了,水清了,风沙少了,雨水多了,就像住在江南城市一样。”市民张怀义感慨道。
“这里环境好,吃得好、住得好,还有这么多活动可以参加,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四师七十三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练习书法的老人庄怀莲笑着说。
该中心负责人倪卫新介绍,服务中心采用医养融合模式,这里医疗设施齐全,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随时为老人服务,开展多彩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康养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人们养身养心的健康加油站?师市支持六十一团、六十六团、七十三团、七十八团医院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运行,这些基地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快宏远普惠养老、城建公司天鹅湖生态康养综合体等医疗康养项目建设。
在宏远普惠养老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运转,工人们忙碌施工。项目经理常宇阳说:“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我们从建筑设计到设施配备,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引入先进养老理念和管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康养服务。”
从戈壁荒滩到绿水青山,从传统农业到生态经济,师市的绿色蝶变印证了“两山”理论的实践伟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师市正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用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努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