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引擎动能澎湃!主阵地战鼓铿锵!
202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石河子经开区”)以奋进之姿镌刻发展里程碑:在全国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石河子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第59位,连续三年排名西部第9位、全疆第一。
破局于风高浪急处!决胜在转型升级时!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与产业变革叠加冲击,石河子经开区以打造“兵团千亿园区、北疆科技创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枢纽”为战略目标,通过系统集成改革攻坚、创新要素靶向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逆周期调控中书写“稳与进”的辩证法。
当第一缕晨曦掠过天山北麓,石河子经开区各大企业已奏响春日奋进曲: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勾勒天际线,智能车间机械臂划出优美弧光,产学研基地涌动智慧浪潮。从产业版图重构到创新生态培育,从丝路通道建设到产城融合升级,一幅幅生机勃发的画面,编织成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
航拍石河子经开区商务中心(资料图片)。石河子经开区供图
聚势赋能,壮大发展引擎
走进石河子深云绿色智算中心项目(一期)现场,1000余台服务器正以每秒441PFLOPS(每秒44.1亿亿次浮点运算)的绿色算力注入“东数西算”国家动脉,在丝绸之路上浇筑出横跨实体与虚拟的庞大枢纽。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工作人员正在对服务器进行最后调试,预计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谁能想到?这个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从第一次见面到签约,仅用了20多天,实现签约即开工、半年即运行。“2024年10月开工,石河子最冷的时候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完成了项目施工和设备安装,创下了同类项目工期缩短40%的记录。” 石河子深云绿色智算中心总经理李金华说。
“每一家投资方来石河子经开区考察以后,我们会成立专班第一时间回访。对投资方提出的问题,我们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合作。”石河子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龙斌说到这儿的时候,神色坚定。
“投资石河子,除了考虑到区位和电力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外,其实我们更看重的是石河子经开区招商引资的诚恳态度和高效服务,这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正如新疆华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章红霞所言,石河子招商团队是算力时代的“超导体”,所有阻力在这里归零。
运用好兵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围绕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主动靠前、精准服务,全流程优化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保障,2024年石河子经开区共有18个项目签约即开工,项目招引落地“开发区速度”抢眼。
开展招商活动36批次、累计出行493天、拜访企业385家,邀请和接待来访洽谈、考察交流企业及协会组织198余批次……从以下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石河子经开区团队的专业与高效,感受到他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拼搏与韧劲。
“在同华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洽谈时,我们先后3次赴武汉对接工作,为项目方拿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方案,配套企业名单、联系方式这些都有。”石河子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龙斌介绍。
再比如,启动运营“跑帮办”服务大厅,设有绿洲孵化器等14个业务服务窗口,承接兵团和师市行政审批和执法权205项。“我们构建起了‘政府+属地+企业’三级联动模式,将帮办代办、跨域通办、一件事全办等政务服务模式纳入服务范畴,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石河子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军说。
不仅如此,拿出“为引进娃哈哈撰写30万字调研报告”的专业精神,石河子经开区探索建立产业链招商、项目评审、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和触发式兑现优惠政策四项机制,下功夫延链、补链、强链,以新材料、新能源、农业资源转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益完备,资源转化、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外向带动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产业链招商、营商环境招商、资源招商、资本招商、空间载体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石河子经开区“火力全开”。2024年,新签约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238.49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6个。近日,在石河子经开区2024—2025“招商之冬”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又有9个项目签约,总额达34.26亿元。
“链主”企业,头雁领飞;数千家中小微企业,“群雁”伴舞。截至2024年底,石河子经开区共有注册企业4000多家,培育“四上”企业220余家、上市公司6家,中国能源500强企业2家。
石河子市天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工配件。赵海忠摄
向新提质,激活发展动能
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发展动能来自哪里?来自坚持高质量发展,来自坚持绿色生态,来自坚持创新引领,来自坚持改革不停顿,来自坚持主动作为积极有为……
围绕打造兵团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先行区,石河子经开区积极推进产业和能源“双线”绿色转型升级。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成为园区布局的重点方向。
走进石河子市敦华气体技术有限公司,两个巨大的银色球状罐体映入眼帘。“每个球罐能储存1000立方米的液态二氧化碳。”该公司安全负责人陈超说,作为国内唯一的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专业化全产业链布局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5月建成并投产以来,构建起了从二氧化碳捕集、储运到油田埋碳驱油完整绿色生命周期闭环,短短7个月实现产能6万吨、产值1327万元。
在全疆首个石玛兵地融合5GW光伏基地(一期)建设现场,300多万块光伏板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铺就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板下,梭梭苗傲然挺立,今年5月并网后,这里将实现发电、防风固沙、特色药材生产三重效益。在这片投资4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工地上,“光伏+”正塑造着“阳光经济”的未来。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7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00万吨,将进一步推进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助力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形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吴伟林说。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集聚。
2024年,乌昌石光伏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名单,碳硅铝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首批国产大型无人机量产下线填补行业空白,天业煤制乙醇项目投产实现新疆同类项目零的突破,石河子众金电极箔有限公司“新一代高比容电极箔产品绿色节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宏基等8家企业入选兵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不断刷新的数据背后,蕴含着石河子经开区敢于担当、勇立潮头、抢占先机的智慧和勇气。
随着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兵团分中心等高层级平台相继落地园区,联合长三角研究院开展的“高灵敏肿瘤分子检测技术项目”、新疆硕利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血液制剂产业化项目”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加速涌现,石河子经开区已成为在全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高地。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焕新,过去一年,石河子经开区可谓是“热辣滚烫”。事实证明,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以产业焕新倒逼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大有可为、前途广阔。
2024年,石河子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4家,同比增长23.5%;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8家,同比增长12.4%;兵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同比增长26.7%;兵团创新型中小企业39家,同比增长52%。
石河子高新区航空教育产业蓄势待发,图为新疆天翔航空学院。石河子经开区供图
开放融合,重塑发展生态
作为全疆唯一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石河子经开区不仅是新疆和兵团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节点上的开放高地。
——走出去。新增二手车出口企业16家,出口二手车3906台,货值约9252万美元;取得公用型保税仓库海关编码,开通首单业务,进口棉花87.8吨,货值约130万元;国林、神内、旺旺、光大农机、东华天业等企业完成海关备案,今麦郎方便面、旺旺食品等进入中亚市场。
——引进来。成立新疆天富国际经贸有限公司驻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办事处;阿扎玛特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为石河子引入的首个乌兹别克斯坦国外资企业;杭州三顺国际物流、进口原料备件等项目加快推进……2024年,石河子经开区新增外贸企业20家。
特别是随着易货贸易平台等国际贸易渠道的畅通、“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的推行,石河子经开区作为紧密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正面临广阔前景。
一个更大的变化是,从以往的单一出口产品,到现在的国际化、本土化布局,石河子经开区各大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出海”。2024年多家企业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上,展示创新“硬核力”、服务“软实力”,纷纷达成合作,获得订单。
石河子经开区依托“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与海关特殊监管优势,凭借“双港”现代物流加工产业园、中新建多式联运港等载体,逐步搭建起横跨亚欧的供应链中枢体系。创新打造工贸融合、内外贸一体的国际商事服务平台,布局开发区、塔城、霍尔果斯、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等商事服务窗口及开发区国际工业园、巴克特工业园等产业基地,与周边国家开展深度经贸合作交流。
与此同时,石河子经开区着眼打造“跨境商贸+城市消费”双生态圈,以温州国际商城跨境展销平台为支点,联动万达集团、友好集团等商业体,逐步形成外贸优品供应链。
这种“通道+枢纽+网络”的系统集成,正推动着石河子从传统物流节点向具备智能物流、跨境商贸、产能协作等复合功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先行区迈进。
怀揣必胜信念,春风拂面时,每颗破土的新芽都在诉说坚持的力量,正如每个经开人眼里的光终将照亮前行的路。
“2025年,我们将重点实施重大项目攻坚、产业能级跃升攻坚、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对外开放突破攻坚、党建引领提升攻坚五大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向创建兵团首个千亿级园区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石河子经开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瑞玲说。
当清晨的阳光照亮天山顶峰的皑皑白雪,我们又迎来新的黎明——石河子经开区,犹如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昭示着向上的力量!始终跃动着时代的脉搏!(汪呼林 赵海忠 晏瑞一)
(责编:李龙、杨睿)